首页 > 新闻 > 智能消防

 

智慧消防落地案例(浙江、北京、新疆、江苏)
 


来源:腾讯网

本期消防产业智库整理浙江、北京、新疆、江苏4个地方的智慧消防建设案例,供业界同仁参考。

1

浙江: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打造“数据治火”智能防控平台架设火灾防控网

随着新形势下消防安全管控需要,面对火灾防控“自动化”、执法工作“规范化”、灭火指挥“智能化”、队伍管理“精细化”的消防安全需求,浙江杭州市抢抓机遇,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建成了信息化与消防业务的深度融合,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数据治火”智能防控平台,实现了“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的转变。

一是结合重大安保,优化升级支队“数据治火”智能防控平台。

以动态数据展示、重大安保应用、事件决策辅助等内容为重点,优化升级“数据治火”智能管控平台,综合运用消防物联网、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开发亚运重大安保应用场景。2021年截至目前,已试点参与“杭州建党100周年庆典、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白马湖动漫节”等重大安保活动。试运行期间通过重大安保移动端开展300余次社会面排查,70余次单位自主防火巡查,发现60余项火灾隐患,执行工作指令30余条,累计接收场馆以及周边单位智能感知设备预警700余次。

二是围绕物联建设,强化科技智能管控体系。

以远程监控、智慧用电、感烟探测等科技智能新手段,建立区、镇街级防控体系。如上城区智慧消防平台实现区级指挥中心与社区消防站的火警指挥调度、互联式烟感预警处置、应急预案共享等功能;萧山区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充电桩、智慧烟感等数据汇集以及微型消防站调度。同时,为织密防护网,加强镇街管控,上城区笕桥街道推出“笕眼”消防安全预警工程,解决了独居空巢老人消防安全问题;建德市梅城镇建成了以信息收集、隐患查改双向循环和火警处置信息直通微站为核心的“双循环一直通”消防管控体系;萧山区宁围街道统筹推进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社区综合信息工作站建设,构建街道、村社、小区、楼栋、居民五级联通、联动、联治的“五位一体”全域全态势社会治理“宁聚蓝”智慧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平台12个,街道级平台40个。

三是依托“四个平台”,深化融合社区(网格)火灾防控体系。

以“四个平台”数据为依托,增加消防治理模块,打通融合,实现闭环式防控管理。如萧山丽晶国际智慧楼宇系统将“四个平台”的数据和丽晶国际楼宇数据打通,在智慧楼宇上特意增加了民呼百应模块,通过物业网格员的上报到“四个平台”,汇聚到物业管理中心平台,由原来的区、镇、村三级驾驶舱,现在延伸到楼宇,打通到到小区和楼宇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楼宇事件的真正闭环;滨江区长河街道冠山社区推出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将“消防排查”“敲门守护”“可视化微站调度”“电瓶车入梯阻车”及”生命通道监管“等五大场景融入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实现消防治理与四平台的有机融合。【来源:杭州市应管局】

2

北京:智慧消防助力潭柘寺消防安全管理

项目简介: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项目背景:

我国古建筑大多以纯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古建筑耐火等级普遍低,环境和结构的差异性加大了消防保护的难度。虽然一些场所中安装了传统的消防报警设施,但是无法实现实时监管,异常及时通知,火灾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对此,青鸟消防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全新智慧防火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寺庙实时监测校消防、安防设备运行情况,对火情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通知,实现火灾事故的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全方位提高寺庙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隐患问题:

防火、灭火设施缺乏:寺庙内部分建筑内因无法施工布线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加之管理人员防火意识不足,没有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无法进行有效的火灾防范。

用电用火设备不规范:寺庙内电气线路都是后期敷设的,敷设不规范,大部分都敷设在可燃材料上且没有采取穿管保护等措施。同时,游客使用香火、蜡烛、长明灯等都增加了火灾隐患。

地处偏僻,消防队不能迅速到达:寺庙远离城区,建于环境幽静的高林之中,发生火灾后消防车不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

游客数量增多带来了外部火源:寺庙为注明旅游胜地,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负面效应。参观游览人员带来了更多的火灾隐患,如烟头、香火、明火、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等。

解决方案:

(1)利用无线专网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无法施工布线区域的智能防火监控。

由于项目需求本地化部署,选用无线专网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无法施工布线区域设置无线感烟探测器、无线手动报警按钮及无线声光报警器。当感烟探测器监测到火情隐患后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以联动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立即通知现场人员,且报警信息可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平台,平台实现统一监管,将火警信息通过平台下发至电脑端和平台端,并通过电话、短信、手机APP多种方式通知古建筑内相关负责人员。

(2)传统有线系统与无线系统结合应用,实现消防系统整体联动。

寺庙内原有一套有线火灾报警控制器,部分联动设备需要相应区域内的无线报警设备作为触发条件进行联动,如公共区域的声光警报器、应急照明强启等。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了无线报警系统和有线报警系统的融合,实现了无线报警,有线联动的需求。

(3)安消应用融合,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火灾隐患处置效率。

对于古建筑来说,部署两套不同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能力支撑和资金成本,且在系统运维管理方面也会增加不少负担。消防与安防应用的有效融合,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提高事件处置速度和效率。

客户价值:

火灾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基于智慧物联网化的古建筑防火系统,可全面监测寺庙内的消防安全状况,消防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消防设备的动态信息。

发挥系统“1+1>2”的应用价值:有目的、有步骤打通消安信息孤岛,火灾发生时可进行远程可视化警情确认。

政府、消防部门监管力提升:根据寺庙具体火灾隐患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火措施,实现消防设备实时在线监测,无需在现场即可24小时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来源:青鸟消防】

3

“30秒接警”,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智慧消防硬科技上央视

在新疆哈密市大十字商业街的一家便民商铺里,店主手机紧急报警,app上显示二楼有火情烟雾燃起,店主马上核实并通过手机“报警”,30秒后,店铺中已聚集了周围商铺人员、村(居)委会、便民警务站和消防救援站人员,齐心完成了扑救。

这一紧张有序的消防接警过程,实际上是“2021年新疆哈密市119消防启动仪式暨智慧消防建设现场会”上的火警实景模拟场景,通过中国电信新疆哈密分公司助力建设开发的智慧消防平台系统,哈密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周围商铺人员、村(居)委会、便民警务站精准、迅速完成“火场”扑救演练,实现了“30秒”接警。这一利用互联网“黑科技”实施火情扑救的场景惊艳了会场人员,也得到央视《新闻正直播》栏目的全程报道。

在“新疆哈密市119消防启动仪式暨智慧消防建设现场会”上,哈密市消防救援支队设置的模拟火灾场景在大十字商业街,该区域沿街有很多小型的商店、饭馆、宾馆,大多是夫妻店,店员少,一旦发生火情,就存在发现晚、处理晚、报警晚的严重安全隐患。

通过中国电信新疆哈密分公司助力建设开发的智慧消防平台系统,有效改善传统消防预警慢等短板,建立一家一户分立式的智能感烟探测器预警、报警、处置等工作流程,做到商铺内安装的智能感烟第一时间感知,探测火灾烟气,触发声光警报,将火警信息传送至消防救援支队“智慧消防平台”指挥端, 同时也推送至商户手机“智能感烟平台”软件上,及时提醒商户在有效时间内核实火情,切实实现火势初期早发现、早处置。

若商户不在现场或在现场但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实时实地核实火情时,系统后台将在30秒内自动触发火灾预警和联动机制,按照属地原则,将火情信息推送至各辖区村(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周围商铺人员、便民警务站等关联人员进行协助核实,一旦确认为真实火情,立即调动以上人员协同消防救援站完成秒级联动处置,从根本上降低小商铺因火情报警不及时、家中无人或人员行动受限等原因造成的财产及人员伤亡概率。

与传统消防机制相比,该智慧消防平台系统优势在于准确、快速,通过中国电信物联网、云计算、AI、区块链等高新技术,打通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提升感知预警能力和应急指挥智慧能力。消防设备数据联网到平台,达到环境感知、行为管理、流程把控、智能研判、科学指挥等目标。通过更早发现、更快处理,将火灾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消防。

目前,哈密区县500多家商户安装了1000多部独立式智能感烟探测器并注册使用“智能感烟平台”手机软件。下一步中国电信新疆哈密分公司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为哈密市范围内各单位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智慧消防方案和各类产品,用信息化“黑科技”助力消防安全。【 来源:澎湃政务】

4

江苏:昆山陆家打造智慧消防“新神经” 安装智慧烟感报警器3436个

为持续降低出(群)租房火灾起数,全面遏制重大火灾事故发生,近期,江苏昆山陆家镇“331”机制办面向全镇出(群)租房、农村自建房、车库等进行智慧烟感报警器安装。

陆家镇通过人防与技防、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打造智慧消防“新神经”。智慧烟感报警器可谓是火灾防控的“千里眼”,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出室内烟雾浓度变化,随即发出尖锐、急促、高分贝的报警声,并在线上智能云平台中显示火警的具体点位,有效提高火灾快速报警、实时监控、精准定位能力,将火灾事故隐患降到最低。截至目前,陆家镇共安装了智慧烟感报警器3436个。

此外,陆家镇“331”机制办工作人员以及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对报警器实行三年维护保养,通过线下摸排、线上核查方式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该系统常态化安全运行。

陆家镇在不断提升智慧烟感覆盖率的同时,深入探索后期管理模式,通过将智慧烟感接入镇集成指挥中心、镇卫星消防站等措施,形成“一中心、卫星联动”的新模式,擦亮应急救援“救早灭小”服务品牌。【来源:苏州日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上一篇: 推动智慧消防落地生效 第二届智慧消防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下一篇: 智慧消防的推动力有哪些
 
 
手机扫一扫
博景(天津)照明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1002795号  法律声明   隐私条款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红郡大厦2-408  电话:022-26303936  18602211071  邮编:300400
山东办事处地址:山东青岛市北区黑龙江南路2号万科中心B座1906  电话:0532-8093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