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确发现火患和报警点位、真正实现“秒级响应”、电动自行车全周期闭环监管、消防车辆畅行无堵、实时查看灭火人员作战信息……这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的一组变化——海淀消防依托海淀区城市大脑,打造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让防火监督更加精准智能,让灭火救援更加安全高效。 海淀区城市大脑为超大型城市消防领域治理提供技术平台,海淀消防与区属11家委办局首批派员进驻城市大脑,并搭智慧消防建设总体框架,将智慧消防与城市大脑深入融合、一体推进,打造从隐患感知、监测预警到指挥救援、灾后复盘的智慧消防全周期智能应用平台。 目前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框架已覆盖警情监控、道路护航、消防力量、警情分析、每日简报等8大功能板块,并依靠海量数据的辅助支持,实现城市数据采集、流转、处理、共享,覆盖消防力量数据、警情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空间态势数据、消防管理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共7类、38项、6.1万余条。 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还包括了消防“云中控”应用管理体系。该体系整合物联网远程监控、联网式独立感烟报警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监控等监测平台数据,利用智能外呼和同点位多平台报警分析能力,能精准发现火灾隐患、找准报警点位。 例如,在电动自行车火灾治理方面,海淀消防会同区属有关部门开启电动自行车全周期综合治理试点,从规范准入、合规销售、登记备案、充电停车、消防管理、维修保养及报废回收7个流程进行有效闭环管控。运用RFID等科技手段,实施车辆和电池编码“一车一池一码”一致性管理,积极推动175个小区、2278部电梯安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惠及居民10万余人,实现了“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物联放哨”。 在灭火救援方面,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不可或缺智能指挥体系。该体系根据历史灾情建立大数据调度模型,智能研判灾情等级,实现“一键式”调度:接处警警灯、警铃、车库门、智能语音广播集中联通控制系统,真正实现“秒级响应”。接警出动途中,启用数据资源库向前方推送作战要素信息,为参战人员预布置作战任务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还和海淀区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数据接轨,将辖区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微型消防站以及公安、医疗、电力、燃气等应急职能部门和志愿服务队伍,全部纳入消防指挥智能调度体系,实现平时信息共享、战时联调联动。 为解决交通拥堵造成的消防车辆出警通行问题,海淀消防联合海淀交通支队共同研发了消防车辆出警保障系统,出警途中启动消防车辆优先控制算法,智能调控信号灯,实现消防车辆无障通行。通过实地测试和实战检验,在信号优先控制情况下,平峰时段可节省30%-40%的通行时间,基本实现中途不停车效果。高峰时段可以节省20%左右的通行时间,为生命救援节省出更多“黄金时间”。 同时,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还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响应机制,打通横向数据壁垒,通过有线、无线、卫星等通信手段,有效提升实时传输、信息反馈能力;联通公安部门“雪亮工程”,融合路网监控、高点监控、车载通讯、卫星遥感等1.4万路图像数据,为高效作战提供“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支撑。 .jpg)
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后,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能通过综合定位系统,让指挥部实时查看参战人员姓名、所处位置、内攻作战时间、空呼余气压力等信息,并可进行预警、呼救或发出紧急撤离信号。消防救援人员头盔佩戴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行动记录仪,可将事故现场图像实时传输至指挥部,为战后复盘战评提供详实的图像资料。 为解决战斗员因佩戴空气呼吸器导致的通讯不畅问题,海淀消防为消防救援人员配备具有同步扩音和对讲功能的智能空气呼吸器,为通讯员设计多功能马甲,可随身携带多部电台、指挥终端平板电脑及便携式无人机,便于开展空中侦查,而这些设备所记录采集的信息,都将汇入海淀智慧消防应用平台,以提高消防救援人的作战效率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