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陈凌馨 4月11日,轨道交通行业全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飞轮储能装置在青岛地铁3号线投入使用。在此前一天,青岛地铁13号线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这是我国北方装机容量最大的地铁光伏发电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间距短,列车频繁启动、制动,在运营过程中可以说是“用电大户”。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可观的能量,具有回收利用价值。轨道交通列车制动产生的能量可达到牵引系统耗能的20%-40%,若被充分利用,将显著降低轨道交通运营能耗。两台飞轮储能装置投用后,预计年节电约50万度,30年寿命周期可节电1500万度,节省电费约1065万元,更难得的是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万吨。同时,其拥有的网压波动抑制功能可显著提高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改善供电系统电能质量。 青岛地铁下一步将全面推广“飞轮+逆变”复合储能、永磁牵引等方案,可降低线路牵引能耗30%以上,将有力推动青岛地铁乃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与此同时,青岛地铁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每年可为青岛地铁13号线提供约330万度的清洁电力供应,年均节约标准煤约108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90吨,年节约电费234万元,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在地铁行业内,该项目装机容量排名全国第三、北方第一。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国家近年来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青岛董家口火车站和凤凰山路站将车站屋顶传统玻璃构件替换为新型光伏组件,是全国第一批“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车站,具有整体性好、美观性强、开发成本低的显著特点。 青岛地铁集团总经理张君表示,青岛锚定“建成世界一流绿色地铁,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双碳”目标,以清洁能源为方向,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按照“新线全面建设应用、既有线改造升级和产业化”三大路径,逐步推进城轨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