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南京地铁7号线中胜站下穿既有运营10号线中胜站暗挖段顺利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下一步该站将启动铺轨施工,这也是国内首次实现在富水软土地层中“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的工程。 厅台换乘,便捷高效
记者获悉,南京地铁7号线途经栖霞区、鼓楼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全长35.49千米,共设置27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该线路将与现有及建设、规划中的11条轨道交通产生“交集”,换乘车站多达13座,是名副其实的“换乘王”。
城市的发展带来日益增长的客流。在7号线中胜站东北方向不远处,10号线中胜站已通车运行17年,目前客运高峰流量已达4万人次/天,是10年前该站客流量的10倍以上。为缓解10号线的客运压力,增加南京地铁南北向与东西向线路客流的交汇换乘,南京地铁于2017年启动西南至东北方向的7号线线路的建设。新建7号线中胜站西侧紧邻明基医院,东侧紧邻沙洲东河及各类高层办公楼,车站沿泰山路展布,横跨河西新城主干道河西大街。
记者跟随南京地铁7号线中胜站施工人员下到深达25米的站底后,现场技术负责人杨宁指着上方的混凝土天花板说:“我们头顶上,十号线的列车正在飞速驶过,建成之后,我们上去一层,就可以换乘10号线了,非常方便。” 作为换乘站,7号线中胜站在设计之初就尽可能想办法缩短乘客换乘距离,实现7号线、10号线两条线路的“厅台换乘”。具体而言,未来乘客从10号线出站,便随即进入7号线的进站厅,直接下一层就可到达7号线站台进行换乘。
“豆腐脑”上施工,“黑科技”助力
在南京地铁七号线中胜站主体底部,记者感到丝丝凉意,温度明显低于地面,一阵阵水汽从隧道深处散出,还能听到密集的水滴声。记者触碰湿润的墙壁,仿佛在触摸冰块。
凉意从何而来?水汽从何而来? 杨宁告诉记者,这都源于该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种“黑科技”,对暗挖通道周边土体进行改良加固和冻结止水。 “如果想实现‘厅台换乘’,新建中胜站必然要暗挖下穿既有10号线地下车站,其顶部还要与10号线中胜站底部混凝土层紧挨着接触。而我们的暗挖段不仅周围管线纵横,容易‘误伤’,而且处于富水软土地层,含水量大,自稳性差,容易发生溜塌,一旦变形,就会威胁到10号线的运行安全。”杨宁说,这是本次工程的最大难点——犹如在“豆腐脑”里挖个隧道建车站。
如何把土固定住,在暗挖过程中减少对地层的扰动?施工团队中铁三局创新采用水平MJS+水平冻结组合技术施工,利用盐水循环冷冻技术,将这些“豆腐脑”一样的富水软土地层,在零下20℃——30℃之间的温度下变得坚固,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控制了土体变形和沉降。
杨宁指着四周墙体上散布的蓝色、黄色管道对记者说:“这些是贯穿土层的冷凝管,目前里面液体的温度在零下28摄氏度左右,这样就能把土层冻得结结实实,你看,有些管道外侧还有冰呢。”
据了解,为保证暗挖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南京地铁集团多次组织各类专家论证会,推演下穿施工方案,并联合建设、运营编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突发情况应急预案。随着该暗挖段主体结构顺利完工,既有车站累计变形也趋于稳定,截至目前,变形量仅为2.9mm,远低于10mm的规范标准,有效保证了既有车站运营安全,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接下来,7号线中胜站车站将启动铺轨施工,目前,7号线全线的铺轨施工已经完成50%以上。 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南京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地铁线路,南京地铁7号线从设计初就备受关注,该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南京地铁线网的连通性,丰富南京市民的出行选择,有效减缓地面交通压力,助力南京打造绿色出行城市。
|